近日,鄞州区堇心社科志愿服务大队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城院青年”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组成“智囊团”,走进丽水遂昌王村口镇桥西村。这支青年社科队伍以“浙哲共富行”活动为纽带,结合专业知识为这座红色古镇的红色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助力其在保护红色根脉与生态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山区共富新路径。
(图为“浙哲共富行”宁波城院青年社科志愿服务队)
王村口镇是浙西南革命精神重要萌发地、“两山”理念重要实践地,桥西村位于王村口集镇范围内,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东麓,生态环境优越、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古镇特色鲜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优越的生态环境,正是桥西村响应“浙哲共富行”、探索山区共富新路的独特禀赋。
志愿服务队将社科普及的小课堂搬进了桥西村,在“竹编非遗体验馆”,非遗传承人叶怡长向志愿者们展示了传统的竹编技艺以及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竹编产品,却也透露出了“找不到技艺传承人”的难处。面对传承难题,志愿者们基于非遗活化与传播学视角,提出了开发亲子体验课程包、设计现代简约竹编小件文创、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技艺的创意方向。
(图为非遗传承人向社科志愿者展示传统竹编技艺)
团队还将调研延伸到非遗工坊等生产一线,在与企业深度交流后,团队提出“文化+农业+研学”联动发展的新思路。例如,结合桥西村资源,设计“茶叶采摘体验(农)—非遗手作体验(文)—亲子红色旅游(研)”的融合产品,实现资源互补、体验升级。在与浙江利化民爆股份有限公司、桥西村联合主办的专题座谈会上,服务队分享了基于调研的“村企校”三方联动构想,并表示将持续为桥西村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图为社科志愿服务队深入村企开展专题座谈会)
服务队以“小切口”精准赋能,为乡村建设量身定制方案:在产业端,提出特色品牌重塑与多渠道推广策略,策划红色文旅深度体验场景开发的初步构想;在文化端,设计红色故事年轻化表达与互动方案,构思传统工艺创新视觉呈现与体验课程的具体建议。在此次“浙哲共富行”行动中,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通过深度访谈了解乡村现状与未来规划,瞄准乡村发展需求,以扎实的调研、专业的技能、用心的服务,探索“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未来,该村将在保护红色根脉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夯实产业根基,努力实现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民受益等多方受益,于“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滋养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读懂‘共富’不仅是经济课题,更是精神传承的使命。这些凝聚青年智慧的调研成果和切实建议,为桥西村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鄞州区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