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宁波诺丁汉大学(以下简称“宁诺”)主办、宁波市人才国际发展研究基地承办的2025“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国际青年人才培养”在宁诺校园内拉开帷幕。活动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十余所海内外顶尖学府,以及方太集团、蓝洁丰仑海洋科技集团等5家知名企业共50余名领导和专家的参与。
本次论坛以“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国际青年人才培养”为主题,由一场主论坛和两场分论坛组成,通过深入探讨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理论探索、实践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和有效实施路径,助力高等教育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和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
从本土链接国际,深化互联互通
上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交流处处长秦琳,宁波市社科联(市社科院)主席(院长)、党组书记傅晓,宁波诺丁汉大学执行校长乔纳森·加里波第(Jon Garibaldi),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沈伟其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教授管延军主持开幕式。
“今天,跨国专家在宁诺集会,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互鉴的青年交流平台,共同探讨高校高水平对外开放何以为之,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地方情怀的青年人才贡献力量。”现场,致辞嘉宾这样期盼,“希望论坛成果能助推我国高等院校立足本土,集聚和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形成国际科研合作的新模式。”
在以“全球视野下的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为议题的主论坛上,董红波向现场来宾分享了在地国际化的宁诺经验。他说:“宁波诺丁汉大学致力于以在地国际化的高质量教育,助力本科毕业生实现国内外深造、国内外就业等多元流向,这一模式为同行设计本科教育在地国际化战略与实施方案提供参考,为推动我国国际化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做出贡献”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与发展讲席教授Juliet Thondhlana、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钞秋玲、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以及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管理战略方向副教授赵海临分别结合各自院校的工作实践,以不同的视角对如何培养全球地方人才进行了经验分享和交流。
“在充满互联互通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培养全球人才对建设可持续、包容性、创新型社会至关重要。坚持全球人才发展的核心原则需要采取顶尖战略眼光、道德合法、公平包容、全球本土化需求协同四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路径;重点聚集跨学科协作、伦理责任、战略性国际流动三大要素,以培养具备跨国领导力与贡献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原则为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及各类组织提供了行动路线图,助力培养能应对全球化复杂性的未来型人才” Juliet Thondhlana说。
从育才到用才,打通学、业两界
当日下午,两场涵盖了高校管理、学术和行业的分论坛分别以“高校在地国际化与国际青年人才的培养机制创新”和“科技变革时代的人才教育与校企协同创新”为主题同步开展。
会议现场,各大知名高校的资深管理者们通过结合大量实际案例,生动地分享着各自工作中的举措和成果。另一边,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治理、教育社会学等领域拥有深厚造诣的学者们展示了学术科研搭建的理论框架,为国际青年人才发展研究带来了深度洞察。此外,来自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和业务总监等资深人士以公司业务规划和人才发展战略为出发点,探讨了在科技大变革时代,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和人才选聘的需求和标准。
“成功的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四个基本的素养:一是胸怀家国情怀,二是涵养多元文化认同,三是掌握充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四是具备时代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 沈伟其
“现如今,中国成为了全球化新的呼吁者,就意味着未来可能会建立更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也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下的国际化,这就要求中国人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全球胜任力的塑造中要变得更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这是未来在地国际化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太集团人员与文化副总裁 蔡江南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应当是一个由点及面的系统工程。从师资引入,到多元文化课程,到跨文化活动体验,到学生实习实训以及科研实践等教育过程都需要融合国际化的特点。”
——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副校长 李娟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变革迅速,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生更需注重培养自身跨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适应多变的就业环境,提高职场竞争力。此外,校企间应加强合作,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为其正式迈入职场做好准备。”
——蓝洁丰仑海洋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