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社科联〔2025〕30号
各有关单位:
经专家评审,宁波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党组研究同意,决定“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倍增器效应:宁波现状和可行路径”等75项课题为2025年度第三批市哲社规划课题(年度申报课题),现予公布。
请课题负责人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请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注意以下事项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相关工作。
一、资助经费
2025年度第三批市哲社规划课题(年度申报课题)每项资助1.5万元。自筹经费课题的研究经费自行筹措。
二、最终成果要求
立项课题的最终成果要求按照《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甬哲社科办〔2023〕4号)执行,详见课题立项协议书的具体规定。
三、课题管理
立项课题按照《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甬哲社科办〔2023〕4号)进行管理。课题应在协议规定时间之内完成,并及时将结题材料呈报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由其统一递交市社科联(市社科院)科研管理处办理结题手续。
请各课题负责人从宁波市社科网(网址:http://www. nbssa.org.cn/)下载、填写相关课题立项协议书。如协议书内容与课题申报表中的相关内容不一致,以协议书和本通知为准。
协议书一式3份,A4纸双面打印。课题负责人需手书签名,由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核对无误后加盖公章,于2025年7月7日前交市社科联(市社科院)科研管理处审核、盖章,完成签约。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各持1份协议书。签约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将协议书扫描并上传至宁波市社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逾期未签协议者,视为放弃该课题立项。
望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加强管理,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督促课题负责人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联 系 人:顾晔;联系电话:0574-89183623;
联系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宁东路835号B座5楼(行政中心9号楼)531室(邮编:315066)。
附件: 2025年度第三批市哲社规划课题(年度申报课题)立项名单
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5年6月26日
附件
2025年度第三批市哲社规划课题(年度申报课题)立项名单
课题编号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单位 |
G2025-3-01 |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倍增器效应:宁波现状和可行路径 | 俞雅乖 | 宁波大学 |
G2025-3-02 | 知识共享智能化转型中的高质量语料库构建研究 | 牛婉姝 | 宁波大学 |
G2025-3-03 | 宁波安全生产事故致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 白晓旭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G2025-3-04 | 数据资产化驱动企业技术并购的创新效应及提升策略研究 | 朱容成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G2025-3-05 | 宁波“单项冠军”企业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 林书平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06 | 宁波“专精特新”企业集群的动态集聚效应与培育政策研究 | 陈 虹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07 | 人工智能驱动宁波企业出口韧性提升的影响机制、效应检验和政策优化研究 | 张海阔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08 | 六朝时期浙东地域的族群互动与社会变迁 | 王 娟 | 浙江万里学院 |
G2025-3-09 | 新质设计赋能宁波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胡庚申 | 浙江万里学院 |
G2025-3-10 | 宁波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测算及实现路径研究 | 王娇俐 |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G2025-3-11 |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下“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基于慈溪市3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调研 | 钟一鸣 | 中共慈溪市委党校 |
G2025-3-12 | 体育赛事促进宁波“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的经济效应评估与优化路径研究 | 白 杨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13 | 宁波非遗螺钿镶嵌工艺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 缪 玄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14 | 制度创新驱动视域下宁波营商环境优化的演进路径与战略前瞻 | 杨 艳 | 宁波市史志研究中心 |
G2025-3-15 | AIGC深度赋能非遗戏曲剧种姚剧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 孟晓红 | 宁波工程学院 |
G2025-3-16 | 宁波弥勒文化传播至日本的历史脉络及影响研究 | 林子愉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G2025-3-17 | 大力发展宁波新时代港城文化研究 | 王秋艳 | 浙江万里学院 |
G2025-3-18 | 宁波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路径研究 | 林 琴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19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宁波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机制与对策研究 | 叶 静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20 |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洋文化科普赋能宁波旅游的路径研究 | 牟 桐 | 宁波海洋研究院 |
G2025-3-21 | 基于复杂用能行为的宁波校园办公建筑节能优化策略 | 陈高翔 | 宁波大学 |
G2025-3-22 | 老年友好型社区体育健身服务可及性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 王占坤 | 宁波大学 |
G2025-3-23 | 生态为基 体旅共融:海曙四明山片区“旅游-生态-体育-休闲”中心打造路径研究 | 韩淑靖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24 | 宁波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中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 耿文均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
G2025-3-25 | 智能制造背景下宁波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潘嘉诚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26 | 复杂业态下人工智能赋能宁波中小微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邓萧颖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27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宁波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研究 | 蒋阳阳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G2025-3-28 | 党建引领宁波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提升研究 | 齐 峰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
G2025-3-29 | 共富背景下数智赋能宁波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朱时宏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G2025-3-30 | 人工智能背景下宁波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链需求对接机制创新研究 | 傅 琼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31 | 共同富裕示范区法治先行背景下宁波数字税治理的规则构建、风险防控与地方实践研究 | 金鹏伟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32 | 协同创新视角下宁波社区养老精神需求类型及其差异化研究 | 刘 红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33 | 消费券政策对宁波电影市场的提振效应与长效机制研究 | 李 霓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34 | 社会治理中的人工智能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 章锡莉 | 中共余姚市委党校 |
G2025-3-35 | 宁波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研究 | 杨欣欣 | 宁波市文史研究馆 |
G2025-3-36 | 宁波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研究——以宋氏女科为例 | 宋琳奕 | 宁波市第二医院 |
G2025-3-37 | 宁波港城文化小微空间活化助推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研究 | 许静怡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38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乡贤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路径——以宁波市为例 | 陈沫如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39 | 基于YouTube平台的宁波城市形象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 | 张秒秒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G2025-3-40 | 宁波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提升研究 | 丁六申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G2025-3-41 | 新质产业工人培养逻辑向度与实施路径研究 | 曹浩峰 | 宁波开放大学 |
G2025-3-42 | 区(县、市)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分级分类指标体系研究 | 欧世龙 | 北京观韬(宁波)律师事务所 |
G2025-3-43 | 宁波新剧史料集成及研究 | 李 歆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44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下宁波市青年科技人才布局与集聚对策研究 | 江春华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45 | 数字游民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 邱璐轶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46 | 基于时空序列模型的宁波文化人才需求预测研究 | 俞佳含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G2025-3-47 |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入乡“引育留用”全链条政策体系研究 | 黄丹霞 | 宁波财经学院 |
G2025-3-48 | 数字赋能宁波银发人才价值再造:模式、机制与政策优化研究 | 虞 红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49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宁波社区智慧养老的需求规律及响应策略研究 | 王 瑶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G2025-3-50 | “重要窗口”背景下宁波打造体育赛事之城的“窗口”效应与示范引领转化路径研究 | 李庆辉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51 | “千万工程”牵引下宁波乡村优秀家风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研究 | 许 烽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
G2025-3-52 |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衔接的梗阻突破及系统优化研究 | 叶思含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53 | 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宁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究 | 韩 琪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G2025-3-54 | 国土空间下宁波城乡“数智-人居”环境互嵌样态、治理梗阻及活化路径研究 | 张 逸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G2025-3-55 | 供需视角下宁波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空间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 毛美琴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G2025-3-Z01 | “商旅文体展”全链条融合促进宁波消费升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李 岚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02 |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评估与响应机制研究 | 姚力嫄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03 | 数字普惠金融驱动企业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 周燕齐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04 | 共同富裕背景下夜校组织赋能高素质青年劳动者队伍的路径研究 | 胡未极 | 宁波工程学院 |
G2025-3-Z05 | 新消费驱动下宁波低空文旅发展研究 | 孙亚玲 | 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 |
G2025-3-Z06 | 宁波市“十五五”期间卫生人力资源预测研究 | 范欣欣 | 宁波市第二医院 |
G2025-3-Z07 | 文旅地标虚拟与实体文化消费空间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 贺 易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08 | 来华留学生视角下的宁波故事传播研究:基于宁波xx大学的实践探索 | 张 赟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G2025-3-Z09 | 宁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研究——以越窑青瓷为例 | 刘 翔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10 | Z世代与宁波非遗的数字化“破圈”传播研究 | 吴程穗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11 | 双循环格局下宁波传统节庆文化的国际公共外交功能研究 | 陈淑娇 | 宁波工程学院 |
G2025-3-Z12 | 双碳背景下宁波市屋顶光伏推广的多主体博弈机制与政策优化研究——基于ABM-SD 耦合模型 | 高红江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G2025-3-Z13 | 数智赋能下宁波非遗传承人动态评估与激励机制优化研究 | 张志远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14 | 国资国企助力以“千万工程”引领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路径研究 | 汤 阳 | 宁波市国有资本研究院有限公司 |
G2025-3-Z15 | “十四五”与“十五五”衔接期宁波南部三县体育设施精准补缺动态响应机制研究 | 张 超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16 | 高职生自我同一性对短视频成瘾的影响:内在机制、预测效度及干预策略 | 李文萍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17 | 关于宁波入境旅游倍增的产品营销与政策服务研究 | 宋天一 | 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 |
G2025-3-Z18 | AI 赋能下宁波小家电产业人才需求动态适配机制研究 | 孟芸亦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19 | 基于“党建+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模式下的宁波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研究 | 廖昊达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G2025-3-Z20 | 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的行动逻辑与场域重构机制——以县域产业学院为例 | 徐海兰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