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国家强化部署推动,各地积极响应,大力加强顶层谋划、强化政策引领、培育发展生态,竞相打造低空经济“第一城”。为抢抓机遇,充分展示宁波发展成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打造未来“天空之城”,近日,设立在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的宁波新动能发展研究基地联合市交通研究中心举办宁波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
宁波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开场报告
作为宁波新动能发展研究基地秘书长李佩佳博士,作了题为《积极发展低空经济 打造未来“天空之城”》的开场报告。她详细剖析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蓄势起飞的几大表征:空域要素变革加快、政策体系不断优化、省市竞相探索布局等,指出低空经济发展需要从全链条全环节全过程发力,宁波具备一定优势基础,但与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地区和深圳等产业先行地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对推动宁波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4553”的对策建议。
戴东生作报告分享
宁波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戴东生,围绕全省低空经济发展部署及宁波行动路径,做了详实而前瞻性的报告分享。他从宏观政策解读到全省部署要求再到省其他各地实践案例,展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气象,分析宁波在低空经济领域应把握的机遇,提出宁波要瞄准打造“全国陆海空立体交通示范城市”的发展愿景,探索推动领导管理模式、运行管理模式、空域管理模式、飞行保障模式、标准体系等5大成果,开发港口、海洋、载人空中交通、智慧低空物流、文体旅游、一网统飞等6类特色场景,展望了宁波低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宁波诺云驱动科技副总经理姜颖的报告分享
姜颖副总,宁波诺云驱动科技新能源航空电气化系统专家,在会上分享了公司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着重介绍了新能源航空电气化系统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前景,阐述了电动航空器在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碳排放、提高飞行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清晰的低空经济绿色转型蓝图。
上海民航华东凯亚宁波分公司的通航项目负责人卢建桥,聚焦于短途运输业态和低空赋能合作,做了富有洞察力的报告分享。他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探讨短途运输在低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强调跨行业合作对于推动低空经济生态繁荣的关键作用,提出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拓展低空经济的市场空间,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上海民航华东凯亚宁波分公司通航项目负责人卢建桥的报告分享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杨万波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杨万波,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形势与路径,做了深入浅出的报告分享。他基于全球视角,分析低空经济发展形势,并深度剖析深圳作为低空经济发展“领跑者”的发展思路,即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关键,以外请内联为抓手,以政策法规为突破,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逐步拓展典型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异构、高频次、大容量低空智能融合飞行的基础设施,创新低空管理机制,培育规模领先优势,争创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下一步,宁波新动能发展研究基地将持续加强与各专业型智库联合研究,促进形成宁波智库合力,同时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下的业务管理模式,促进研究部室间、智库间形成“一课题一堡垒”融合型课题组,每个课题组都是一个战斗堡垒,发挥出各类专业人才的组合技能,凝聚服务市委市政府、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核动力”。
来源:宁波新动能发展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