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文化的五大特质和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4-01-0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科研处 字号:[][][]
分享到:

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兼具陆地和海洋双重品格。浙江省宁波市东出大海,西连江淮,8000年来文化发展海陆交汇,一脉相通,文明成就蔚成大观。
  宁波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发地。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宁波井头山遗址是目前为止中国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贝丘遗址、中华海洋文化遗址中最古老的群落,该发现将宁波地区的人文历史前推至距今8000年左右。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不仅代表了长江流域的文化起源,为百越文化的母系文化,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开创营建了一个开阔的海洋空间。河姆渡人借助海洋实现了稻作文化、制陶文化、干栏式建筑等文明成果的对外传播,覆盖现福建、广东等地,并跨越大洋,影响着太平洋众多国家的文明进程。古越文明为河姆渡文化的延续,也是带有强烈的外向性、发散性的海洋文明。秦时,宁波便置鄞、鄮、句章、余姚等县;鄮即贸易之邑,揭示出宁波自古以来的重商之风。宁波需要高质量推进井头山遗址文化开发,高品位谋划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起点讲好“全新世”人类与海洋的故事,为探究中国乃至世界海洋文明起源提供重要支撑。
  宁波是中华产品的重要创新制造与外销地。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海洋文明的突出成果。瓷器、茶叶、丝绸并列为古代中国三大外销商品。宁波上林湖越窑为中国最早以民营生产为主的产业基地之一;这也是当今宁波民营经济发达、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的文化溯源。瓷器、茶叶等新兴产品的外销推动了新型商业城市明州(今宁波)在唐开元盛世的建立;三江口州治海港、河口港、内河港三港合一,与扬州、广州等并列为全国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茶路”启航地。在唐宋,宁波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迎来新的突破。北宋宣和年间建造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万斛神舟,已经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宁波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出口、各国使团的重要登陆港,对外贸易、南北转运活跃,加速了江南的繁荣,显现出陆海联动、沟通中外、港通天下的大国气象。这里面包蕴着当今宁波向海图强,全力打造全球海洋经济中心城市的丰富历史智慧。
  宁波是中华社会治理改革先行试验地。唐宋时期,以茶、瓷为代表的南方新产业全面繁荣,江南经济中心的形成与时代转型并发,农商经济开始引领中国经济新形态。尤其到宋代,海陆型国家形态代替传统内陆型国家形态,推动着中华文明内在结构和发展体系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相应变革。宁波作为江南城市体系长期稳定的出海口,海洋贸易汇聚,科技文化人才集聚,市民阶层、富民阶层兴起,南戏等商业化民俗文化快速发展。王应麟等平民教育家以发展文化为己任,既精研学问,又编撰《三字经》等蒙学著作,借助书院等平台广泛传扬中华道统,促进百姓素养的普遍提升。以王安石、吴潜为代表的一批贤能行政官员,“以天下为己任”,为建立富庶繁荣、百姓众乐的国家,在宁波大地上勇于先行先试,推动变革;王安石治鄞被视为中国地方吏治的典范。以“一门三宰相”的四明史氏为代表的新兴科举家族崛起,他们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文化理念,推动南宋政府采取积极的航海政策,广泛参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打开了海上丝路的新格局。当代宁波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以改革攻坚驱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两个先行”,与这些历史变革一脉相承。
  宁波是新文化思想的重要播扬地。宁波作为经营中国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既回应时代发展之问、实践之问,探索社会治理变革,同时发展浙东学术,积极构建新儒学话语体系。平等互惠、开放包容、自由流动的工商活动,为南宋四明心学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而主张人人皆能成为圣贤、激励主体性精神的心学反过来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全球视域、历史意识、兼济情怀,推动区域实事事功、义利并重、关心百姓日用和国家社稷的文化风尚形成。至明代,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推动百姓在实践中致良知,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明末清初,黄宗羲倡导史学经世应务,提出“天下民本”思想、“工商皆本”论等,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宁波对域外国家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吸引力,被称为“圣地宁波”。未来的中华文明也必将创新发展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综合优势,塑造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宁波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策源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宁波也在汲取其他文明养分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尤其是近代以来,宁波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得风气之先,通过学习借鉴西方现代文明,创造出一系列文明成果,至当代成为院士之乡。1854年,宁波舶商购入“宝顺号”,标志着宁波港从帆船时代进入到轮船时代。从事钱庄业、帆船运输业、民信业等行业的传统商帮,迅速投身于新兴进出口贸易,向海转型。从19世纪80年代起,宁波人开始投资现代工商业领域,从机器工业到棉纺织工业、日用化学品工业、建筑业,及至近代的证券、保险、信托公司等,创造了百余个中国第一,经营范围从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遍及全国并走向世界,转变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集团。二战以后,文武相济的宁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他们以港台为基点,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改革开放以来,包玉刚、邵逸夫、曹光彪等商业巨子积极投身大陆发展。海外“宁波帮”人士也以爱国爱乡的巨大热情造福桑梓,他们的慈善项目遍及中国,显现出伟大的主体自觉与文化自信。目前,“宁波帮”活跃在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积极贡献着宁波力量,显现着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新形态。

作者:黄文杰(浙江省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吴小华(浙江省余姚市委党校副校长)

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1月1日

宁波文化研究工程“宁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专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