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意义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2-02-1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化所 字号:[][][]
分享到:

一、共同富裕背景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意义

1、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共同富裕不仅是指全体人民的富裕,也是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2022年1月,宁波市委常委会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共同富裕乡村样板”,并要求“因地制宜抓好村庄环境整治、风貌塑造、文化发掘,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风景线和未来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仅可以通过发挥文化的经济属性,激发乡村产业活力,促进农民的物质富裕;而且可以通过发挥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丰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的精神富裕。

2、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从最初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到历次乡村振兴相关文件的出台,文化振兴始终与乡村振兴相伴随,一直都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其中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和价值追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抓手,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3、这是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重要途径

2021年8月,浙江省委专题召开文化工作会议,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作出了新的顶层设计。当前,宁波正在谋划出台“繁荣港城文化,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实施意见。一方面,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亟须补好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相比城区的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还是一块“洼地”,不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相对简陋陈旧,人员和活动经费缺乏保障,并影响到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也需汲取乡土文化的滋养与充实。广袤的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乡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也是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的优质载体。

二、共同富裕背景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1、夯实基层文化阵地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引领,积极推进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阵地建设。

一是突出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县级层面的大数据库作为基础支撑,出台宣传阵地服务规范、建设标准、审核流程,在设施设备、产品供给、经费收支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可操作、可量化的规范流程和指标体系。

二是突出集成化整合。全方位整合各部门需求和资源,建立各部门之间相对统一、分工协同、互联互通的宣传文化资源库群和服务网络,把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整合工作与文化礼堂、文明示范线、党建精品线、美丽乡村精品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突出持续化管理。通过标准化建设、集成化整合、持续化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真正推动农村文化阵地成为集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舆论宣传阵地、科技普及阵地和文化娱乐阵地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地标和精神家园”。

2、强化高品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一是持续做好文化输血。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下沉。推广艺术振兴乡村计划,持续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走亲”,深化“千镇万村种文化”等系列活动。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建设和发挥好互联网文化平台作用,开发和建设“一站式”且“互联互通”的文化资源集成云服务平台,以群众需求为根本,以基层阵地为依托,运用“互联网+”理念,采用“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的模式,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精准对路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是盘活农村文化资源。着力推动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合理利用,立足农村特色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通过开展“民间艺术之乡”“历史文化村落”“传统特色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评选命名活动,激活农村文化资源,充实农村公共文化,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地域品牌。

3、加强乡村文化产业体系构建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要紧紧抓住新一轮乡村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文化+”功能,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

一是加强政策规划和引导。研究制定关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围绕创意设计、演艺、音乐、美术、手工艺、数字文化、节庆会展、文旅融合等领域,在培育主体、汇聚人才、项目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引导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建设。突出抓好农业观光、餐饮民宿、休闲度假、文化集会、非遗展示等文化旅游业态,加快形成全域多元、业态丰富、产品多样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三是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依托乡村文化禀赋,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加快培育和建设一批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的乡村文化产业基地。

4、培育乡土文化队伍

一是强化文化专职干部队伍。配齐配强乡镇文化专干,不断完善乡镇文化工作的机构设置、职能确定、编制核定等,建立面向基层文化专干的人才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体系。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探索专业人员定点定期辅导机制,利用现有文化系统人才资源和“一人一艺”平台,采取请进来教、沉下去学等上下联动的办法,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和民间业余文艺团体、民间文化大户的辅导,广泛培训基层文艺骨干。

三是汇聚社会力量。支持民间文艺团体、艺人等兴办农村书社、艺术团,开展文化活动。探索村企合作共建,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到乡村发展文化事业、参与文化志愿活动。

作者:张英,宁波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来源:《宁波日报》2022-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