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宁波百人"|把生死置之度外,她身中6弹壮烈牺牲
发布时间:2021-04-2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学会处 字号:[][][]
分享到:

胡焦琴(1902-1927)女,北仑柴桥田洋村樟漕头人。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镇海支部代理书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镇海县党部执委兼妇女部长。

胡焦琴幼年时家境贫寒,仅靠父亲经营柴业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她先入私塾,后进柴桥镇静德女校求学,在校期间积极上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小学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无力供养上学,后得到王伟农等老师资助,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求学期间,胡焦琴在学校进步老师的引导下,利用空余时间,阅读领导大量进步书籍,探索人生的意义。

1923年,她在《妇女杂志》上发表了《女子求学不仅在增益知识》一文,尖锐地批判了读书只为提高婚姻身价的思想;对那种只会埋头读书,不问国事,为读书而读书的思想,提出中肯的批评。强调读书是“改造思想,尊重人格,求得自己有正确的人生观”的需要。否则读书“就是有丰富的知识,也是不中用的,而且是很危险的。”在她的影响下,不少女生逐渐端正了学习态度,将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1925年毕业后,她先后在宁波毓秀女校、大碶灵山学校、镇海县立第一小学任教。在教学中她提倡新式教育理念,主张要向学生灌输新知识、新观念。

1926年11月上旬,中共宁波地委书记赵济猛到镇海建党,建立了中共镇海独立支部,胡焦琴等先进分子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参与组建国民党镇海县党部,当选为国民党镇海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从此,胡焦琴利用女部长的合法身份,团结社会进步力量,组织和领导群众团体,积极推动大革命运动。

北伐军进入镇海后,革命运动空前高涨,胡焦琴作为群众组织的领导者之一,在她的积极领导和推动下,县工会、农民协会等各种协会、工人纠察队纷纷成立。她还与其他同志一起带领群众收缴了城区保卫团的枪械,组织建立了农民自卫团,组织了逆产委员会查封逆产,经常到城关的镇益布厂女工中宣传男女平等的道理。

为了打击反动派的气焰,她组建了50多名青年的工人纠察队,上街巡逻,稳定社会治安。她发动群众对故意抬高物价、不听劝告的三阳南货店老板给予惩罚。胡焦琴还领导了坤和草帽厂女工的罢工斗争。

在此期间,党组织以国民党县党部的名义,整顿了学校,县立一小校长被撤换,胡焦琴兼任校长,校内以王秉三为代表的反动派极力破坏捣乱,胡焦琴果断将其开除,大涨了师生们的斗志。

大革命运动迅猛推进,沉重打击了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利益。代表地主资本家级利益的蒋介石于1927年3月中旬任命国民党右派王俊为宁台温防守司令。王俊到宁波后加紧实施反革命步伐。于4月9日逮捕了《民国日报》社长庄禹梅,后又扣留王鲲、杨眉山等中共党员,宁波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当时镇海的共产党员,有的身份暴露到他乡暂避。镇海独立支部书记沃醒华也离开了镇海,胡焦琴临危受命代理镇海独立支部书记,继续坚持斗争。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镇海县国民党党部也进行了组织整顿,她利用国民党县党部执委的身份,躲过敌人对她的审查。为了便于掩护工作,她同时还兼任了县政府建设科科员的职务。在代理中共镇海独立支部书记期间,她秘密开展活动,团结各方力量,同蒋介石及新军阀进行坚决的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派杨继业、蒋果董来镇海担任县长和公安局长,在共产党的积极影响下,他们做了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地方反动势力妄图加害他们,胡焦琴得知后,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写信,上级立即派人将他们转移护送去上海。

1927年4月17日,在胡焦琴的发动下,镇海妇女解放协会成立,胡焦琴被推选为会长。协会以推动妇女解放为宗旨,在县立第一小学开设女子平民夜校,以提高妇女知识水平和革命觉悟,推动妇女运动。5月4日,镇海学联发动了有社会各界参加的五四运动纪念大会,胡焦琴和各校学联代表分别发表演说,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随着国民党加紧反革命活动,形势急剧恶化,一大批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相继被捕,白色恐怖活动笼罩城乡,胡焦琴处在极其危险之中,周围的同志都劝她赶快离开镇海,但她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坦然地对劝她的同志说:“革命之花,总要烈士之血染红的。”

因反动分子王秉三几次向国民党省政府告密。6月6日,10多个警察包围县立一小,胡焦琴落入反动派之手。胡焦琴被捕后,党组织派人设法营救,试图通过一看守帮助她越狱。但在夜里翻墙越狱时被发现没有成功,再次被捕。

翌日,敌人立即以“要犯”之名将她押往宁波防守司令部。在宁波监狱敌人对她进行严刑逼供,软硬兼施,但胡焦琴坚贞不屈,始终没有透露党的信息。在得不到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反动派于6月23日,打开监狱的大门,押出年轻的共产党员胡焦琴。面对穷凶极恶荷枪实弹的敌人,她毫无畏惧,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刑车。到了敌人的刑场,胡焦琴视死如归,面对刽子手她高喊:“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气急败坏的敌人,急忙下令开枪。这位英勇无畏的女共产党员身中6弹,最后壮烈牺牲。目睹此情景的在场群众,无不落泪。

胡焦琴牺牲后,被安葬在离柴桥镇10余里外的紫石乡龙泉村的黎远山麓。后柴桥镇政府在万景山为其建纪念亭,以示永久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