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1-06-2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科研处 字号:[][][]
分享到:

各区县(市)委宣传部,各区县(市)社科院(社科联),市直有关单位,在甬高校:

根据《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我们编制了《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市社科联)

2021年5月28日



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


根据《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高水平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强市建设,进一步繁荣发展宁波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奋力推进“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年限为2021年至2025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全市社科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部署,按照“真”“情”“实”“意”总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和体制机制,持之以恒推进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资政服务、学术交流、宣传普及等各方面工作,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为“十四五”期间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大理论和资政研究成果丰硕。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向全市发布“习近平同志对宁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等系列研究课题,组织开展“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宁波发展”研究课题,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工程”和“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等系列课题研究。围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十三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等组织开展重大应用对策课题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资政研究成果,形成前沿性和创新性资政报告1387篇,获省市以上主要领导批示201项。五年来,全市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166项,国家社科基金221项,同比增长97%,其中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945项,同比增长226%。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663项。宁波文化研究工程共立项38项,出版专著60余部。全市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共出版社科类学术著作60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389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论文12篇。获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9项、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3项。

——学科层次和平台建设显著提升。宁波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纳入全国“双高计划”。新增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三所硕士授予推荐单位,宁波大学新增7个博士推荐点和2个硕士推荐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9个学科入选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市高校重点学科达到15个。智库建设快速发展,东海研究院等入选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一带一路”研究院、中东欧研究中心等入选省新型智库培育单位,现代物流研究中心、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等入选省新型高校智库,波兰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新设宁波市王阳明研究院、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宁波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等特色研究机构,实体性研究平台达42个。推进第四、五轮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其中,第四轮研究基地立项35个;第五轮研究基地立项44个,涵盖21个单位,包括重点研究基地8个,发展研究基地22个,培育研究基地14个。

——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成效明显。持续举办两年一届的“宁波市社科界学术年会”,创办“杭州湾湾区论坛”,组织举办“宁波发展论坛”“浙东文化论坛”,承办“全国‘一带一路’智库联盟大会”等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组织甬籍社科界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全市共有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3家、市级34家、县级188家,其中,新增“张人亚党章学堂”“稻读公社”等11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宁波阳明文化普及基地”等19个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形成了分布广泛、特色鲜明、惠及基层群众的社科普及网络体系。加强宁波社科讲坛、社科“云讲坛”、《宁波日报》“社科苑”专版、宁波社科网、宁波社科“双微”等宣传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展示社科界研究成果。每年组织社科讲坛讲座200余场,推出讲座、展览、咨询、读书会、论坛等各类活动500余场,其中,社科“云讲坛”被列为浙江省社科普及示范项目,积极探索“浙东哲学小村”“社科夜市”等社科普及新形式新载体。

——研究人员和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全市高校共有人文社科类教科研人员约5790人,中级职称约2830人,高级职称约2110人(其中,正高600余人)。教科研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全市院校人文社科博士约1340人,占比达23%,研究生导师716人,博士生导师168人。“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持续深入实施,新遴选培养74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育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30人,入选宁波市理论人才“三十人工程”33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21人,社科人才梯队结构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持续增加,全市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9人。

——组织体系和社团管理逐渐完善。市、区县(市)社科联实现全覆盖,高校社科联组织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目前共有区县(市)社科联10个,高校社科联13个,县级社科院3个。社科类社团组织蓬勃发展,新增“宁波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宁波市金融研究院”“宁波市邵逸夫慈善文化促进会”等社科类学术社团,市社科联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各类学术团体组织增至101家。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着大好机遇。一是中央和省市委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强调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浙江全力打造“重要窗口”,提出了要建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的社科强省。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成就,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取得新的进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初见成效,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三是浙江和宁波建设“重要窗口”伟大实践持续深化。浙江开启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伟大实践,宁波正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新征程,努力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四是全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全市社科工作者的全心投入,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新发展阶段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特别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外部环境。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来看,宁波将迈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争当“重要窗口”模范生,迫切需要提供能够回答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高水平成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消费,迫切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这些都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拓宽了新领域、创建了新对象,也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还应清晰地看到宁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与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标准和要求尚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还有待提升,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较少,特色优势不明显;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高质量社科理论研究精品力作不够多,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现实社会问题贴合度不够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培育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现有研究人员量质不齐,缺乏有影响力的领军型人才、大师级人物;社科普及的形式和效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社团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投入保障和基础设施等支撑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深入践行“真”“情”“实”“意”总要求,围绕奋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新目标、新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水平推进社科强市建设为根本任务,研究宁波实践,繁荣宁波学术,服务宁波学者,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宁波贡献,为培育新时代“宁波学派”、锻造新时代“社科甬军”彰显宁波担当,为推动宁波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举旗帜、把牢方向。始终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自觉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自觉从党的中心任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全力以赴地为大局服务、为大局作贡献。

——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发展。聚焦“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和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全局性、前瞻性、针对性研究,发挥好党委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更好服务和助推“十四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打造精品、彰显特色。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坚持“全球视野、前沿定位”,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立足宁波、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注重从古今中外学术思想中汲取智慧,从宁波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火热的改革发展实践中汲取养分,切实增强学术原创能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精品力作和具有鲜明宁波特色、体现鲜明宁波风格的社科品牌。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与国内社科智库和科研机构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在国内外舞台上发出“宁波声音”、展示“宁波智慧”,彰显宁波新型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在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加大组织领导、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投入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更好地激发社科工作者创造力的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服务科学化、精准化、系统化、高效化,形成科学合理、高效协同的社科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宽松和谐、佳作叠出的学术氛围。

(三)总体目标及主要指标

根据《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未来一段时期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十四五”时期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宁波特质、总体实力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的社科强市,实现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与宁波城市发展地位相适应,交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社科高分报表,为宁波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思想引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宁波成果、宁波经验。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重点实现八个方面的高质量:

——思想引领高质量。建设一批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研究弘扬伟大精神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成果,健全完善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宣传的工作机制和载体手段,推动实现思想引领高质量。

——学科发展高质量。依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各类研究项目和平台,引导全市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引导各类资源要素高效集聚,合力推进人文社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推动实现学科发展高质量。

——学术研究高质量。发挥各类学术研究机构和研究平台作用,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聚焦重点研究方向,着力培育精品力作,打造硬核成果,推动实现学术研究高质量。

——决策咨询高质量。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需求,瞄准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动实现决策咨询高质量。

——学术交流高质量。构筑全市性的学术交流品牌载体,促进思想碰撞、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有效提升宁波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实现学术交流高质量。

——社科普及高质量。构筑全市大科普工作格局,推动科普为民、科普惠民,有效促进公众人文社科素养提升,推动实现社科普及高质量。

——队伍建设高质量。实施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加快推动高层次社科人才引育和后备人才成长,推动实现人才培育高质量。

——管理服务高质量。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社科管理服务迭代升级,打造凝聚、团结、服务全市社科工作者的社科之家,推动实现管理服务高质量。

“十四五”时期宁波社科强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指标包括:

——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宁波特质的重大标志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宁波文化研究工程,产出一批高质量地域文化研究精品力作。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具有宁波特色、符合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进一步健全,部分特色学科(方向)全国领先,新增哲社类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以上,硕士点10个以上 。

——新型智库、特色平台取得新发展。基本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新型地方智库体系;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完善一套反映时代特征、体现宁波特色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新增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端智库1个,有较大影响力、支撑区域战略发展的省级重点智库2-3个,市级重点智库10个左右。加强高层次研究平台培育和创建,新增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  

——社科普及、宣传工作取得新强化。社科普及平台和科普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组织网络健全规范、运行机制科学完善、平台载体丰富多元、宣传手段形式多样、示范工程扎实有效、品牌精品不断涌现、整体水平位居前列的社科普及工作新格局,新增省级社科普及基地10个以上,市级社科普及基地20个左右,建成一支专兼结合、动态稳定的社科普及人才队伍,培养10名社科普及名家,社科普及原创作品数量逐年显著增长。

——人才队伍、组织体系取得新壮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总量比“十三五”时期增长10%,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3000人左右,新增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省特级专家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10名左右,入选之江青年社科学者15名以上,新遴选中青年理论骨干人才30名左右。全市社科联组织网络健全完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市内外影响力的优秀社科学术社团。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一)深入实施培根铸魂工程

1.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伟大时代节点上,巩固提升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研究力量,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核心要义、时代价值的把握,推出高质量理论成果,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把培养中青年理论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提升我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实力。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加大最新理论成果的转化运用。

2.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工程”,重点开展习近平同志关于宁波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宁波实践系列研究。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深化“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研究,为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提供理论支撑。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开展理论研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系统推进建党百年来党的建设成就与经验、宁波四明山革命精神、宁波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等系列研究,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一批富有学理性、理论性、具有宁波特质的重大理论成果。

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平台和理论发声平台建设。继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阵地、研究机构、学会(协会、研究会)的扶持,大力扶持我市党建类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社科普及基地建设。有效发挥党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主阵地作用,积极争取1家以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省重点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支持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继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创新提升《宁波日报》“社科苑”专版,推动市内主流媒体开设理论专栏,打造一批理论宣传品牌栏目,建设好“宁波社科”等社科理论公众号,发挥好各类融媒体平台的理论宣传普及功能,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寻常百姓家。


专栏1:“十四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重大研究选题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宁波实践”系列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以及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多维视角,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宁波的实践,努力成为展示坚持党的科学理论、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力量重要窗口的模范生。

2.“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系列研究。深入研究“八八战略”与“重要窗口”的内在关系,深刻阐释“八八战略”新的丰富时代内涵,进一步明确宁波在新发展阶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的使命担当,深入研究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路径和对策。系统梳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宁波各领域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重要部署,深入总结各地各部门落实相关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3.“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建党百年来党的建设成就与经验、宁波四明山革命精神、宁波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基层党建的宁波实践等系列研究,,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在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二)深入实施学科创优工程

1.着力完善宁波特色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全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规划,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重点培育优势特色学科,扶持新兴交叉学科,整体提升学科实力,择优扶持一批对接宁波重大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特色学科。大力支持人文社科类博士点、硕士点培育建设,力争哲学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新增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硕士点,力争实现全市本科院校人文社科硕士点全覆盖。

2.谋划形成一批优势特色研究领域。系统梳理我市具有鲜明特色和基础优势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加大资源集聚力度,推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优势特色学科跻身全省前列,带动学科整体水平加快提升。加大对方志学等冷门学科和浙东学术、天一阁文献研究、宁波商帮史料收集与整理等具有重要地域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的扶持力度,通过平台扶持、项目带动,促进相关学科人才集聚和梯队培育,实现代有传承,持续发展,构建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宁波学”研究体系。

3.加强学科共建创优与学科交叉融合。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为主要途径,加快构建学科共建创优机制,推进跨地域、跨部门学科共建,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汇聚,积极开展智慧港口与物流、金融科技、乡村发展学等各类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推动跨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建设若干文科实验室。大力加强人文社科数据库建设,瞄准学术前沿和优势领域,围绕宁波帮研究、浙东学术文化研究等宁波地域特色研究领域,建设若干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公共数据库,推动基于大数据的人文社科研究范式转型。重视学科基础数据的建设,构建交叉学科共享基础数据平台,发展并推广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传输、云计算、数据可视化、科研信息搜索等技术,促进数据和科研成果的分享和转化应用。

专栏2:“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重点项目

1.学科高原打造行动。整体提升学科实力,择优扶持和培育3-5个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申报省级重点研究基地。

2.交叉学科培育行动。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以新文科建设为抓手,重点遴选1-2家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强,代表学术前沿发展方向的学科融合型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带动人文社科研究范式的转型。

3.冷门绝学保护行动。通过研究成果前期培育和后期资助等多种措施,支持建设方志学等冷门学科和浙东学术、天一阁文献研究、宁波商帮史料收集与整理等具有重要地域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绝学研究专项。


(三)深入实施精品培育工程

1.深入推进实施宁波文化研究工程。进一步加强宁波文化研究工程的顶层设计,围绕“今”“古”“人”“文”主题,完善宁波当代发展、宁波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宁波名人研究、宁波历史文献整理等研究布局;加强选题策划,精心组织团队,实施一批重大研究项目,着力打造海洋文化、浙东文化、藏书文化、甬商文化等宁波地域文化“名片”,深入研究宁波城市精神的历史脉络、文化渊源和现实意义,深入研究和解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宁波基因”,努力推出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价值的标志性成果,推出一批具有宁波特色、全国影响的原创性、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

2.深化宁波地域特色文化研究。挖掘整理浙东学术和宁波帮研究资源,深入研究浙东学人、浙东学术及其现实价值,编撰《宁波文史读本》《浙东学术史》等宁波乡邦文献丛书、地方文化研究典籍,构建浙东学术文化的“甬学”谱系,推进浙东学术当代化、国际化研究,形成浙东文化研究的“宁波高地”,形成系列化、有影响的宁波文化研究成果,凝聚和打造具有宁波特色、宁波风格、宁波气派的地方文化研究品牌。围绕浙东文化、大运河、唐诗之路等主题,通过编制手绘地图、绘本、漫画及制作音频、视频和开展浙东文化系列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式,推动宁波浙东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成果的数字化、影像化,努力实现纸电资源的一体化融合和图书、期刊、报纸各类文献载体的一站式检索。

3.强化课题研究平台的引领作用。引导和支持社科理论研究人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着力提升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平台的导向性和引领性,加强课题项目规范管理和指导,把握正确方向,创新研究方法,促进学术进步。按照推动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主攻方向,立足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强优势、凝特色、补短板,在总体规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突出研究重点,优化项目设置,加大资助力度,提升资金绩效,着力推出一批有效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科发展,具有鲜明宁波特色的精品力作。加大成果宣传力度,推进成果转化。


专栏3:“十四五”宁波文化研究重大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模范生研究。部署从宁波实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研究;深化“八八战略”与宁波发展研究;深化浙东革命精神、张人亚精神等红色精神谱系与宁波“四知”精神研究等。

2.浙东学派等宁波思想史梳理研究。彰显宁波作为浙东学术文化研究的“重镇”地位,编撰《宁波文史读本》《浙东学术史》等,构建浙东学术文化的“甬学”谱系,深化浙东学术文化研究;深化浙东大运河、浙东唐诗之路等诗路文化研究;弘扬“宁波帮”精神,编撰《当代百名甬商人物风采录》;布局宁波千年古城研究和近现代宁波经济社会转型研究;加强宁波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研究;加强宁波城市史研究。深化宁波名人年谱研究,形成宁波文化名家年谱系列成果。

3.宁波地方文献抢救、整理和研究。加强近现代以来宁波稀见、未刊文献的整理、研究;注重对红色文献、海外宁波研究文献、金石文献、图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加大对宁波珍贵档案和地方文书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力度。

4.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文化产业研究。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及评价体系、文明城市创建、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校园创建等开展深入研究。加强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及河姆渡、井头山、慈城古县城等遗址的研究。


(四)深入实施智库提升工程

1.加大新型智库培育力度。加强整体规划,科学统筹、分类推进各类新型智库建设,全面提升党政机关政策研究机构决策咨询能力,着力引导社科院、党校、高校等单位建设高端智库、专业智库,全力扶持富有生机活力的社会智库。进一步加强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作为学科高峰、人才高地的优势,推动基地建设向优势特色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集聚,提高研究基地建设组织化水平,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平台。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党委政府决策需求,积极推动应用对策类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向新型智库方向提升,引导支持有实力、有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争创省新型智库。创新优化研究基地管理和考核评估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完善流程管理、强化质量管理,严格落实研究基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研究基地重大活动、重要信息的备案管理,推动基地向规范化、特色化、高端化转型。

2.强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和资政服务。围绕宁波努力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点工作,以及宁波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推动各智库深化战略性、前瞻性、预判性、储备性问题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思想分量、对策质量、价值含量。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需求,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等发展任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努力打造一批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宁波实际、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高水平应用对策类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效优质的资政服务。推动有价值的高质量理论成果向决策咨询成果转化,打造更多得到社会认同、老百姓满意的“接地气”优秀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3.提升智库服务影响力。密切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打通决策部门与智库机构之间的供需断点,主动适应现代决策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趋势要求,主动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论证、评估全过程。支持高水平智库积极参与区域性智库联盟,加强与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内高端智库合作,扩大国际智库合作交流。支持推动我市各类智库聚焦研究领域、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打造系列化、持续化的“年度报告”“专业智库报告”和相关研究领域评估指数等智库核心产品,推出一批顺应时代要求、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高水平智库研究成果,培育智库核心竞争力。发挥好《社科成果专报》《宁波调研》《决策参考》等平台渠道作用,推动智库研究成果及时有效转化,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与市内外主流媒体的合作,鼓励智库专家利用主流媒体平台,积极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问题等主动发声。


专栏4:“十四五”新型智库建设重点工作

1.推动研究基地高质量建设。推进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滚动发展,完善研究基地总体布局,指导推动各研究基地进一步创新完善内部管理运行和资源集成机制,不断提升研究基地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2.完善新型智库运作机制。畅通各类智库与党委政府和决策部门的交流会商渠道,建立重大决策咨询研究快速响应机制。建立智库基层调研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基层社会调研基地作用,推动广大智库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基层、扎根实践、深耕市情,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3.打造新型智库拳头产品。完善《社科成果专报》等内参编发机制,提升《宁波社科资政报告》质量,畅通资政成果转化应用渠道,构建资政产品全链条式服务模式,打通成果产生、转化、应用等上下游之间断点,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


(五)深入实施学术交流工程

1.加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聚焦国家和省市域重大发展战略、重大部署,围绕重大学术前沿,整合市级社会组织、智库、科研院所等全市社科力量,办好“宁波(余姚)阳明文化周”“宁波市社科界学术年会”“浙东学术论坛”“宁波湾区论坛”“浙东文化论坛”等一批全市性的高端学术活动品牌,引领学术前沿方向,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打造兼具权威性与综合性的大型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国际黄宗羲学术研讨会”“全祖望与浙东学术文化国际研讨会”“浙东学术国际研讨会”等高层次宁波文化名人论坛。鼓励支持我市各高校、科研单位、区县(市)社科联根据自身特色优势,打造“一校一地一品”特色学术交流品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研究机构、社科团体承办和参与大型、高端学术峰会,着力发布原创观点和重要成果,彰显宁波学人的学术影响力,彰显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宁波特质的新理念、新表述。

2.大力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支持鼓励宁波学者在知名国际国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参加高层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全国、全省性的学术性社会团体任职。邀请中国社科院等国家高端智库专家以及国内外知名学者,特别是宁波籍学者来甬访学、研究,参与我市各类学术会议、项目研究。围绕“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市域治理”“浙东文化”等主题举办一批高端学术交流会议。围绕历史文化主题,与省内外城市合作举办专家座谈会,推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

3.加大学术成果宣传推介力度。培育打造高级别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刊物,扶持和壮大《文学港》《浙东文化研究》《浙东文化集刊》《天一文苑》等宁波文化专业刊物建设,提升《宁波经济》《宁波通讯》等刊物质量和影响力,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外文期刊和集刊,打造展示宁波学术成果、培育宁波学术品牌的重要阵地。谋划创设《宁波社会科学》或《宁波学刊》。办好重要新闻媒体的理论专栏,支持建设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术网站,探索完善新媒体学术成果发布机制,增强宁波学术的社会影响力。


专栏5:“十四五”学术交流重点项目

1.学术论坛品牌提升行动。每两年组织一次“宁波市社科界学术年会”,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以“学术专场+分论坛”的形式,开展多学科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浙东文化论坛”,开展浙东各地市历史文化专家之间对话,打造浙东学术文化的“宁波高地”。系列化推出、品牌化打造跨学科、跨市域高端学术论坛,每年举办若干场高端跨学科论坛交流活动,带动更多的人文社科学科对话、跨市域交流和思想碰撞。

2.专题性小微型高端化座谈交流行动。围绕事关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举办由决策部门、高校、智库等共同参与的专家座谈会,形成综述报市相关领导,彰显资政参谋功能。


(六)深入实施科普拓面工程

1.优化社科普及工作阵地。优化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布局,加强新一轮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建设,深化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创建,实施分类分层管理,遴选、培育和支持一批具有较大辐射作用的社会科学普及重点基地,形成以重点基地为主干、其他基地为补充的社科普及基地新格局。鼓励高校、研究机构、群团组织等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社科普及场馆。创新社科普及形式,加强社科普及内容在各类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公交、地铁、公园等公共空间的生动展示。推动社科普及进农村文化礼堂。加强社科普及队伍建设。加大对社科普及青年骨干和带头人的扶持培养,鼓励和推进专家学者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打造一支理论政策宣讲和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伍,实现社科普及人才梯队的高质量建设。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强化对论坛、讲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的管理。

2.打造社科普及亮点品牌。在“社科普及月”、宁波社科讲坛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市级科普品牌基础上,持续推进浙东哲学小村、社科夜市等品牌升级,打造具有更大影响力的科普品牌。创新推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科学普及新品牌,深入推进社科普及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大力开展公众人文社科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工作。

3.创新社科普及内容产品。深入实施走心工程,广泛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四知”精神、宁波历史文化、宁波文化名人、人文社科学科知识等的科普作品创作,推出一批通俗易懂、具有丰富知识含量和较高普及价值,在市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普佳作。深入宣传阐释中央和省市委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和省、市“两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创新社科普及内容形式,注重开发微视频、绘本、动漫等科普宣讲新产品,进一步提升社科普及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拓展社科普及平台载体。建设一批社会科学普及专业网站,综合开发利用“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等现代化宣传平台,做强地方主流新媒体的社科理论普及栏目,发挥好融媒体平台的宣传普及功能,提高社科知识的传播度和覆盖面。积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信息传播领域的新技术手段,加强对科普作品的立体开发传播。建立与市内外优势资源地区的交流合作机制,充分整合区域内外各类科普资源,推进社科普及活动“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提升宁波社科普及的资源集聚力和影响力。


专栏6:“十四五”社科普及重点项目

1.社科普及基地提升行动。开展新一轮社科普及基地建设,遴选一批宁波市社会科学普及重点基地,完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科学普及重点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2.重点社科普及作品培育行动。策划出版系列社会科学普及读物,推出宁波文化丛书、宁波地域文化语音版、人文社科学科知识普及读物等,制作宁波历史文化名人动漫作品、手绘地图、故事绘本以及短视频、音频等科普作品。

3.新型科普载体拓展行动。探索将科普活动、科普宣传、科普成果展示等更多地延伸至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和公共空间,进一步探索在新兴网络公共空间中加强社会科学普及。


(七)深入实施英才引育工程

1.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战略,深化推进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强化价值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坚持党管人才、政治引领、重点突破、改革创新,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作总体格局,建立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自身规律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形成一支与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相匹配的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2.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深入实施“甬江引才工程”,聚焦社科顶尖、领军、拔尖人才,依托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名家和文化大家。深入实施宁波市理论人才“三十人工程”培育扶持计划,完善培育机制,提升培育实效。支持培育我市学者申报入选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积极培育学术创新团队,大力推动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宁波地域文化研究老专家作用。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申报与建设的扶持力度,着力培养后备人才。

3.加强青年英才培育。推进实施“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创新完善项目研究、集中研修、市情调研、学术交流等培育机制,加大政策力度,提升项目实效度。加强对青年社科人才的科研项目扶持和优秀成果奖励,引导推动青年学者提升研究水平。定期举办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社科人才培训班,提升办班实效。


专栏7:“十四五”社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项目

1.深化实施“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新遴选青年学科带头人不少于20人,加大支持力度,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培养实效。

2.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调研基地建设。继续建设好集士港、临山镇等调研基地,积极拓展新调研基地,组织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基层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服务基层改革发展。


(八)深入实施组织强基工程

1.推进社科工作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群团智治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宁波社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数字赋能社科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研项目管理数字化、智慧化,建立动态运作的项目库、成果库、专家库和科研统计数据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全周期信息管理,推动科研管理、项目服务、研究咨询、信息共享、经验交流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打造数智社科联。

2.加强各级社科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社科联系统群团改革工作,贯彻落实省社科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社科联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社科联工作的意见》,不断健全全市社科联组织网络,支持推动区县(市)社科联和高校社科联强化职能、充实力量,更好发挥凝聚团结广大社科工作者、推动理论研究与社科普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导和支持区县(市)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开展研究。推动高校与基层社科联之间的交流合作,推进高校专家学者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和地方文化研究,共同举办有影响力的论坛、研讨会。

3.深化党建引领社科类学术社团发展。坚持以数字赋能党建活动、赋能党建管理服务工作、赋能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建设,构建以党建为统领的社科类学术社团治理创新体系。强化党建引领,严格落实《宁波市社科联社团管理办法》《宁波市社科联直属社团党建工作实施意见》等管理制度,提升社会组织治理能力。


专栏8:“十四五”社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数智社科联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完善社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探索构建宁波数智社科联的总体架构、公共平台、业务流程、制度体系。

2.社科类学术社团党组织建设。创新提升社科社团党建工作,实现社科类学术社团党组织应建尽建。

3.人文社科公共数据库建设。加强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在重点领域建设1-2个辐射面广、应用性强的全市性人文社科公共数据库。

四、政策保障

1.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机制。

进一步发挥好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职能,定期听取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情况汇报,部署推进重大工作。各级党委、各单位党委(党组)要进一步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组织协调功能完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哲学社会科学统筹协调机制,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社科工作格局。修订《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力争纳入地方政府规章,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法治化保障。

2.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财政投入,将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经费纳入各级财经预算,且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确保各类社科理论研究、宣传普及、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深入贯彻落实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实施十五周年座谈会精神,切实加大对宁波文化研究工程经费的投入力度,更好地挖掘宁波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体系,鼓励社会各界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行捐赠。改进和完善经费的投入方向和重点投入领域,更加注重经费投入的“绩效导向”“成果导向”,集中资金重点支持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和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项目。

3.进一步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表彰奖励力度。优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项数量,完善奖项设置。进一步改革完善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在各类成果评奖、人才推荐、项目评审、职称评聘等过程中,破除“五唯”顽疾,逐步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完善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绩效考核机制,科学设置考核周期,鼓励科研人员长期耕耘、潜心研究,推动科研人员和团队从追求成果数量向更加注重成果质量转变。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防范教育与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学术诚信机制,完善学术信用档案,引导社科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弘扬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

4.进一步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梳理、归并性质相近的科研项目,减少项目层级、类型,避免重复资助。增加单个项目资助力度,适当增加重大项目比例。根据科研项目类型,适度下放科研项目管理权限,以提高科研成果质量为目标,实现立项管理向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全过程跟踪服务的转型,健全课题立项后科研服务与管理机制,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事后评价和实际应用,适当增加成果后期补助和出版资助额度。进一步加强社科管理队伍培养。持续深化“四史”学习、“四力”教育实践和“三服务”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知识的学习培训,组织全市社科科研管理干部培训班、社团骨干培训班等各类培训,培养和建设一批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社科管理人才队伍。

五、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本规划的组织实施和评估检查工作,并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全市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落实相关责任,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要继续加强对社科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推动解决社科领域的重大问题;市委宣传部要加强对社科工作的统筹,把好正确的方向导向,着力抓好重大社科理论研究的组织实施;市教育部门要统筹资源,积极推进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建设;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各高校等要切实抓好本单位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要继续履行相关的职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区县(市)党委宣传部和各有关单位党委(党组)负责统筹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推进落实本规划相关工作,根据分工要求,排出时间表、路线图,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规划实施机制。

2.加强协调,完善机制。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衔接,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及时通报规划实施进度,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要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全面检验、改进、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相关制度,努力提升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过程、流程和质量管理,有效进行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宣传机制,建立向党委、政府和有关机关报送成果的有效平台,形成畅通的成果报送和反馈渠道。构建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形成有效运行的咨询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系统。

3.督促检查,科学评估。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各地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各项评估工作,抓好对本地区本部门落实规划情况的日常督促检查,确保规划顺利推进实施。